初次见到马晓丹老师,是在朋友的一次茶会上。
我来的迟了,最后一个落座,这个时候马老师正在给大家讲武将、文官、女子的泡茶各有风度,在座的所有人端着茶杯在听,时不时鼓掌大笑。
当时给我的印象很震撼。一个仙样女子,在变换自己演绎的角色的时候竟然可以这样惟妙惟肖。武将的大马金刀,文官的翩翩君子,女子的温柔婉约,淋漓尽致。
宾客相聊尽欢,主人换了一泡老水仙,自己让出主泡位置,请马晓丹老师来泡。
我略有不解,主人只是说,这茶我泡不好,还是交给晓丹姐放心点。
由于爱好,我也常常喝茶,可以说几乎每天都喝,自己也在家琢磨着怎么把茶泡好。
马晓丹老师起身,再落座。
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另一个马晓丹老师。
她端坐正,请出其中一位琴师朋友,古琴声飘飘而来。
马老师没有马上泡茶,先是仔细观察了茶叶,又细细闻过茶香,在茶台上挑选了一个小壶,又给每个人更换了茶杯。之后才拿起茶壶仔细清洗,又把每个人的茶杯也细细烫洗过,最后才将茶荷上的茶叶按照大小粗细精心调整排序,落茶入壶。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多一分的动作,没有多一声的碰撞。
整张茶台,七八好友,全部噤声。
不多时,茶汤已经端到了我们每个人面前。马老师面带微笑不言不语,只做了一个请茶的手势,我连忙端起杯。
汤一入口,醇香四溢。
我与主人是好友,其实这款水仙,早就喝过,我们甚至还讨论过怎么冲泡,时间、投茶量怎么控制。始终没有一个结论。而这一杯茶,完全达到了我们想要的那种味道。
后来,经常跟着马老师喝茶,有时候喝她的,有时候喝我带来的。甚至有一段时间,整日赖在她的工作室。来了客人就一起聊天,没人的时候我们就自己聊天。
海阔天空,天马行空的聊。从先秦诸子到儒释道万法,从中外饮茶方式到茶叶种植秘诀,从老汉口的老茶馆到天津的戏园子,所聊极杂。我们总戏称马老师并非茶文化大师,而是杂家。她也不过笑笑。
马老师总说自己只是个泡茶的人,那些社会Title和文化大师的名头她总是不肯接受,就连武汉茶业协会副会长这个职位对于她来说也只是说明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为发掘、推广武汉茶文化而努力。
她说自己喜欢茶,也喜欢喝茶,于是泡了这么多年,慢慢也就熟悉了。“无他,唯手熟尔。”
有次聊得正酣,拿起茶杯一喝,味道很特别,是一种从未尝过的味道,于是我便问她这是什么茶。她就笑笑,只是问我们“好喝么?”。那味道确实不错,后来才知道马老师会根据来客、季节、时辰等一系列的因素来考虑,选择不同的茶品甚至不同的茶种来玩“混搭”,而这种看似随意的做法,却正是来自她自己多年来在茶上的理解,还有对人情的通达,才能泡出这种奇妙的味道。只不过以我现在的水平还远远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每次这种“玩”出来的茶,都极其好喝。
这样的“玩茶”时不时就会出现,马老师说,这是随心随性而作,过得此时没喝到,下次味道就不同了。后来我们还喝过各种各样神秘的味道,
后来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文明办、武昌区人力资源局、武昌区总工会委托马晓丹老师的工作室承办了世界茶文化交流大会,这也是武汉首次召开茶文化主题的国际交流大会。马晓丹老师也把自己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圈朋友们邀请而来,其中不乏一些在茶界响当当的大咖。经过两天在武昌的参观和一天的交流大会,大家畅所欲言,不时迸发出一些非常闪光的思想。
素有“普洱耶稣”之称的邓时海老师一再强调,武昌作为华中茶文化中心的现实地位和历史贡献,他和另一位来自马来西亚大马仓藏茶的主人陈乙莱先生,一同提出了“藏茶武昌”的概念。前来参会的各位嘉宾老师都希望武汉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茶中心”,如此才不辜负武汉“东方茶港”的美誉。
而针对这个“茶中心”,马老师有自己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茶之本源”。茶文化的核心是茶。失去了文化,茶只是一种农产品,而正是有了文化,茶才能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的魂。她希望茶能回归到本源。只有回归本源,才能是成为真的“茶中心”。
茶是一片片叶子,是要经由水浸泡,让茶汤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绿茶的清新,红茶的醇和,岩茶的岩骨花香,熟普的醇厚,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自己亲自品尝才会知道的感受。听别人说,不如自己端起杯。
端起杯之后,要调动自己的六根来体会,眼观其色其形,耳听水声茶声,鼻嗅其香,舌遇茶汤尝其五味,体感其气感受自己,意守本心由外而内,四通八达,沧海桑田。
泡茶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中国人向来不敢称茶道,暂称茶艺。而附加在茶之上的东西太多,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觉得喝茶很麻烦,很拘束。
然而并非如此,给自己泡茶是为了愉悦自己,给大家泡茶何尝不是愉悦自己?
现在,我还是跟着马晓丹老师喝茶,已经不太在意喝什么,更多的是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