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福建省福州茉莉花茶发展的“大年”。4月底,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紧接着《福州茉莉花茶保护规定》经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用立法形式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这在福州茶产业发展史上还是头一回。
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茉莉花种植基地从最高峰的10万亩下降到了5000亩。近年来,福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增加了4000亩,但仍不能满足全市,100多家茶企的需求缺口仍很大。因此,通过立法保护种植基地,成为福州市发展农业产业的一大举措。《福州茉莉花茶保护规定》提出,市政府在适宜种植茉莉花的区域内划定种植基地,并设立保护标志。一级种植基地除涉及公共利益的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外,不得征收;二级种植基地除涉及公共利益的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外,不得征收。
福州市通过人大立法,政府立碑,保护基地,充分调动了企业和农民的种花积极性。在福州鼎寿茶业公司苏洋茉莉花基地旁竖着一块石碑,上刻“福州茉莉花核心保护区”字样。“过去,种花基地没有保护,我们心里没底。现在政府立法保护,我们吃了‘定心丸’。”公司董事长林洪寿说,目前,年总产值达200多万元,每卖出100元的茉莉花茶,就有65元是花农和茶农的收入,直接带动花农每亩增收5000元。
福州绿谷茶业公司一直没有自己的茉莉花生产基地,企业制茶只能去外面买花,还总担心花的质量不好,影响茶叶品质。去年,公司得悉市人大要立法保护茉莉花种植基地,市政府还对新种每亩花田补贴1500元,于是公司很快承租了土地。“投资基地一是为了原材料的来源供给;二是为了保证花茶品质原汁原味。”公司总经理林达宇说。
下一步,福州市将继续恢复和保护丘陵山地和部分平原地块用于种植茉莉花,逐步建成闽江、乌龙江、马江、敖江、大樟溪沿岸的茉莉花生态走廊,形成种植、生产、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